每日资讯:想摆脱仿制药标签,华东医药“医美+创新药”两手都得抓
首仿药放量在即
作者:郑敏芳
编辑:松壑
【资料图】
近年来凭借糖尿病药物全产业链布局,华东医药(000963.SZ)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4月14日,华东医药向市场交出了2022年的答卷——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15亿元、24.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9.12%、8.58%。
其中,商业(医药流通)、医药制造和医美三大业务板块2022年创收257.07亿元、116.66亿元和19.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6.21%、10.90%和91.11%。
尽管商业板块收入已超200亿元,但净利润仅有3.97亿元。相比之下,收入规模只有商业板块一半的医药制造为华东医药贡献了20.93亿元利润,占利润比例已超8成。
但由于该品类以仿制药为主,存在市场激烈等问题,华东医药正在将医美、创新药视为新的增长着力点,而两项业务未来能否成为新的增长正备受关注。
信风(ID:TradeWind01)就医美、创新药业务具体发展的相关问题致电华东医药,但截至截稿前始终无人接听。
01
“渠道+制药”双剑合璧
2022年,华东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15亿元、24.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9.12%、8.58%。
包括医药批发、零售、冷链的商业板块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创收257.07亿元,同比增长了6.21%,占比已超6成。
但超200亿的收入规模之下,商业板块的净利率只有1.55%。
对此,华东医药2021年首次在年报中提出将打造新零售,重点拓展院内院边店、DTP等门店,以承接处方外流的市场份额。
相比2021年将重心放在大城市上,华东医药2022年强化了对基层市场的覆盖。
“在巩固中心城市院内市场基础上,继续下沉营销渠道,强化基层市场、院外市场和零售市场开发,积极布局药店、基层、电商等终端,增强对C端的直接影响力,实现多终端全方位立体化的销售格局。”华东医药表示。
不过该模式能否破局仍存风险,例如正在冲刺港交所IPO的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净亏损仍达7.04亿元。
但渠道维度的扩张似乎也推动了华东医药自产药品的推广。
例如涉足专科、慢病用药及特殊用药的医药制造板块为华东医药贡献了主要利润,负责该项业务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高达112.44亿元、20.93亿元,后者(不考虑抵消)占华东医药扣非后净利润的比重已超8成。
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无疑是华东医药在糖尿病药物方面的布局。
在传统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DPP-4抑制剂以及SGLT-2抑制剂方面,华东医药已经先后推出阿卡波糖片、卡格列净片等多款仿制药。
但由于部分仿制药已经迎来众多国产厂商仿制,华东医药将焦点放在了原研药物专利刚过期的GLP-1新型糖尿病药物身上。
今年3月38日,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成功获批,成为了国内首款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仿制药。
该款药物也被市场寄予了厚望。
这源于2022年利拉鲁肽注射液的原研药企诺和诺德从该款药物中斩获了123.28亿元收入,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达到14.79亿元。
不过不少国内厂商都在抢夺该市场。目前通化东宝(600867.SH)、翰宇药业(300199.SZ)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均已获药监局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利拉鲁肽注射液同时还可用于减重,但目前国内尚无厂商获批。
而华东医药的进展无疑是第一梯队,目前其已向药监局就肥胖适应症提出申请。
华东医药是否有望凭借该款首仿药扩大收入规模,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此外,华东医药目前也是不少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持仓标的。
截至2022年底,中欧基金葛兰旗下的医疗健康混合型、创新股票型、阿尔法混合型3只基金对华东医药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3.58%,较3季度末提升了0.49个百分点;同期工银瑞信赵蓓旗下前沿医疗股票型、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型和养老产业股票型3只基金合计持股比例达到1.72%,较3季度末提升了0.03个百分点。
02
医美、创新药能否成为未来
医美和创新药是华东医药为自己找到的第二增长源力。
目前来看,医美业务已初具雏形。2022年创收19.15亿元,同比增长91.11%,增速较2021年放缓了32.17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华东医药以再生医美作为主要方向,已上市的Lanluma®为左旋聚乳酸类胶原蛋白刺激剂、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均为该类方向的重要应用。
不过对于再生医美能否复制玻尿酸神话,目前业内看法不一。
有机构人士认为再生医美所用材料具备自然、长效的优势。
“再生针剂通过PLLA(聚左旋乳酸)、PCL(聚己内酯)微球刺激人体胶原蛋白再生实现填充效果,兼具‘更安全、更自然、更长效,可量产’等优点,是一种高端升级填充材料。”东吴证券大消费行业分析师刘田田指出。
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再生医美的原理就是刺激人体胶原蛋白再生实现填充,其不仅见效慢,且存在不可逆性问题,即患者选择注射后,该类物质或难以消融或取出,这可能已经成为再生医美发展的天花板。
此外,华东医药创新药目前基本处于在研阶段,部分进展较快的管线——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新药迈华替尼片已完成III期临床受试者入组。
米内网数据显示,与迈华替尼片相似效果的奥希替尼2021年中国销售收入约为48亿元。有市场人士据此计算认为迈华替尼上市后的销售额有望达到10亿元。